小米体脂秤app下载分享,送给需要的小米用户们,该app能够进行蓝牙链接和账号绑定,每一次的称重和体脂相关数据都会自动上传,可以测量多达10种的数据,但是仅供参考。想要试试的朋友们快来下载吧。
【app特色】
帮你记录全天活动,计算行走和跑步的距离及热量消耗;
监测睡眠状况,自动判断入睡时间,给出阶段性建议;
智能闹钟将在浅度睡眠中唤醒你,让起床不再痛苦,开始精力充沛的一天;
记录全年的运动和睡眠数据,查看每周每月趋势,并提供健康建议;
你可以分享你的运动成就到微信、QQ或微博,和好友比一比谁的生活更健康;
支持手机来电提醒功能,来电未接时手环会振动闪灯提示你。即使手机放在包里,也不用担心错过重要来电;
查找手环功能,只要手环在蓝牙有效范围内,手环会震动同时提示灯闪烁;
支持接入微信、绑定手机QQ和好友PK运动排名;
支持将活动和睡眠数据接入到iOS8的健康app(HealthKit);
【小米体脂秤测评】
2017年2月28日,小米公司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一场“我心澎湃”的松果芯片发布会,不仅正式发布自家研发的松果澎湃S1八核处理器,同时还为消费者带来了全球首款搭载这枚处理器的智能手机小米5c。正当消费者为小米研发芯片的坚韧不拔意志感到钦佩之时,雷军又在发布会尾声为到场的米粉们每人送上了两件米家生态链新产品,分别是小米体脂秤与米家智能摄像机。那么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奉上一组全新小米体脂秤的开箱图赏,同时也附上自己对它的初体验评测感受。
据了解,小米体脂秤的官方售价是199元人民币,与上一代产品“小米体重秤”相比,虽然外观上差别不大,但却加入了可精准测量体重及体脂等10项人体健康数据的功能,可谓是大幅度的全面升级,这也是为什么它会被小米官方重新命名为小米体脂秤,而并非简单的延续小米体重秤2代这一名号。
开启包装后,可以发现这么多大的包装内,其中东西真不多,包括:小米体脂秤主体x1、说明书x1、7号南孚电池x4。咦???为什么是南孚电池呢??小米不是有自家的彩虹电池吗?小编记得之前小米发布小米鼠标的时候,内置的电池就是南孚电池,为啥小米体脂秤却不内置呢?内部消化产量和销量不是更好吗?这样一来,还得找南孚批量采购,更加显得麻烦了。
小米体脂秤与此前的小米体重秤风格一致,设计简约,防滑纹理处理表面,上秤时更加安全。值得一提的是隐藏式LED显示屏设计,在透光率极低的ABS工程塑料秤面下做入LED显示屏,经过各种工艺上的创新后,成功实现了隐藏式LED显示,当它静置时,通体素白,体脂秤是完美的整体,上秤后,数据会从面板下透出来,显示清晰。
小米体脂秤采用业界成熟的BIA生物电阻抗技术。基本原理是将身体分为导电的体液、肌肉,以及不导电的脂肪组织,当用户赤脚踩到体脂秤上的四个金属电极之后,其内部的BIA模块会测量用户从左脚到右脚的电阻,借助公式计算出人体成分结果。脂肪不导电,肌肉含水分多,导电性好,通过两点间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测算电阻,阻力越高,脂肪含量越高。然后结合用户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数据,计算出体脂、肌肉、水分等人体健康参数。
将四枚7号南孚电池安放进电池仓内后,机器就默认自动启动了,这是我们就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小米运动”APP与该产品进行蓝牙链接和账号绑定。在此注意,第一次连接APP,需要用户踩在体脂秤上面,先将用户的体重数据传输到手机APP上,才能够成功绑定设备。
当连接APP之后,每一次的称重和体脂相关数据都会自动上传,可以作为当下身体状况的一个指标,指导用户去保持或改进。当多人使用时,它还可以智能识别出不同的称量人,分别记录,最多支持16人数据测量,并无限存储体重数据。
小编有话说:
除了体脂以外,小米体脂秤还可以测量体重、BMI、肌肉量、基础代谢、内脏脂肪等级、骨量、水分、体脂率、体型、身体得分共10项人体数据。但是!!!!划重点啦!!!小米CEO雷军先生在发布会上说, 虽然小米体脂秤可以测出以上一系列高大上的人体数据,但这些数据仅供参考哈,如果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很高,请大家出名左拐去医院挂号哈,嘎嘎。
对于价格来说,小编我随手上京东和淘宝上瞅了一眼,发现这类可以测体脂的产品有很多,最贵的300左右,便宜的则仅仅只卖99元。而小米的价格位于中间挡位,小编认为199元的价略微偏高了啦,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该价格也完全能够接受。
最后的最后,其实买一个体脂秤有什么好处呢?举个例子哈,小编早上出门前,先上秤“腰”一下,看看身体各方面状况,这样出门后,就知道今天是不是该少吃点肉,多喝点水,或者多走几千步,消耗一下身体内的查克拉了。更为重要的是,每天看一眼自己的体重,才更有信心减肥啊!!!嗯,小编今天看了一眼小米体脂秤上显示着的自己的体重,泪奔了,离年初制定的减肥目标还有-8.9斤,年初体重160斤,希望能减到150斤,然而,呜呜...
版本记录
2022-09-20 版本: 6.3.3
App:
优化用户体验、修复已知bug。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