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大爆炸app是一款可以用来领取免费流量的软件,有好东西就要一起分享。使用这款软件做任务可以兑换流量。同时系统每天还会送惊喜给大家,想要免费流量的赶快来下载流量大爆炸app软件吧。
【软件介绍】
千万电信用户推荐必备流量神器!
安徽电信专为千万电信用户打造的流量神器来了,流量查询精准贴心,玩任务兑换免费流量,更能结识小伙伴们互赠流量,共享快乐!还有试手气,每天有惊喜。流量大爆炸,随时随地免费领流量!
【新加内容】
1、全新界面,华丽变身;
2、系统提速,超快体验;
3、新增流量详情,流量更清晰;
4、新增好友,可赠送索取智慧豆;
5、新增信箱功能,每天有惊喜;
6、更多新鲜亲身来体验吧
【官方介绍】
小张说,好东西一定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原来他最贴心的可以赚流量的神器是一款叫做“流量大爆炸”的创新应用。“流量大爆炸”是由安徽电信去年6月份推出的一款流量创新应用。据流量大爆炸的产品经理介绍,流量大爆炸自上线以来,通过“做任务、赚智慧豆、兑换流量和礼品”的产品概念,凭借强大、贴心的赚流量功能受到用户的热捧,在没有任何推广动作的情况下,仅依靠用户口碑传播,至今已实现百万级的用户规模。而文中小张提到的神奇的“赚流量”,其实就是用户可以通过使用这款应用为自己赚取积分兑换免费流量。
流量大爆炸真的这么神奇?真的能赚到免费流量吗?PM说的做任务、赚智慧豆、兑流量又是什么呢,小编根据张同学提供的线索,亲身下载测试,发现流量大爆炸果然名副其实,不明觉厉。只要是安徽电信用户,使用流量大爆炸并通过签到、玩应用、转发微博等简单任务确实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积分兑换免费流量,还可以参加多种形式的抽奖活动。流量大爆炸中的积分还有个萌萌的名字:智慧豆。
据了解,使用流量大爆炸赚智慧豆的方式主要有签到、玩应用、转发微博等等。根据相关统计,像小张这样的手机控,如果坚持使用流量大爆炸,每个月至少可以赚到300智慧豆,300智慧豆可以兑换300M流量包,如果按照300M流量包费用计算,可以为用户节省30元的费用,在同样的上网需求下,小伙伴们完全可以有更划算的流量使用计划。
在这里,小编特地根据亲身体验为大家总结了一下流量大爆炸赚智慧豆的几种方式,其实这些赚豆子的入口都在流量大爆炸的主页,十分醒目方便。
首先新用户首次登陆就可以获得100颗智慧豆的奖励。100颗不少哦,可以兑换60M的流量,也就是说新用户就送60M流量了噻。不过别急着兑,先存着。
在流量大爆炸主页右上角有一个签到区,每天坚持来签到就可以获得智慧豆奖励, 坚持的天数越多,获得的智慧豆奖励也越多。坚持16天以上,每天可获得4颗智慧豆。算了一下,如果能全勤的话,每月至少可以有95颗豆进账,之后每月更是有120颗豆。所以像小张这样的手机控,还不设个闹钟每天坚持签到吧。
流量大爆炸中赚豆的重头戏当然是玩应用赚智慧豆啦。用户在应用版块下载,激活,分享里面的应用都可赚取智慧豆,下的越多,赚的越多。看着手机里的那么多之前已下载好的应用,小编不禁感叹:这得值多少智慧豆啊!
再看看其他的赚豆途径,主要分三种。一是邀请好友,成功邀请一个好友可以获得20颗智慧豆奖励。所以还不快拉周围的小伙伴们入伙。关注、分享、转发流量大爆炸的活动也是一种赚豆的方式。转发流量大爆炸的诸多活动到腾讯、新浪、人人网就可以一次赚到30颗 智慧豆,更别说关注流量官方微信、易信也送相当多的豆子啦。还有一种赚豆的方式在它的优惠专区。这就像个锦囊,囊括了Q币、团购与彩铃等等诸多给力优惠。在这个专区,买Q币、上团购、订彩铃都送智慧豆。想着以前订的那么多Q币、团购和彩铃,小编又不禁神伤:这得值多少智慧豆啊!
有了智慧豆怎么兑流量呢?目前有60M、150M、300M等三个档次的流量可以兑换,兑换后流量即可生效,无需等待,十分方便。给力的“智慧豆”除了直接帮助用户兑流量之外,还可以让用户参与抽奖。目前提供话费、流量包、移动电源、平板电脑、小米盒子等诸多奖品,所以小伙伴们在之余也不妨来这里试试手气,中奖概率不小呢。
流量大爆炸除了推出诸多方式帮助用户积极获取智慧豆外,还为用户提供了整套的流量订购优惠解决方案,帮助用户“一分钱当两分花”。据悉,在流量大爆炸上订购流量包,都会送出超额的智慧豆,用户订的越多,送的越多。以用户流量需求500M为例,在没有使用流量大爆炸之前,用户需要订50元的流量包才能满足需求,但是使用流量大爆炸之后,用户只要订购30元流量包就可以了。其中的诀窍就在于,在流量大爆炸上订购30元300M流量包,流量大爆炸将同样送出300智慧豆,而300智慧豆用户又可以用来兑换300M的免费流量,叠加起来就是600M,不但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且巨划算啊。
如今,4G时代已经来临,流量消耗日益严重的今天,流量大爆炸通过不断地技术进步和理念创新,深度挖掘用户需求,从“赚流量”角度出发为手机用户提供了更周全的流量使用方案,真正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用户必备的赚流量“神器”。
展开